新闻中心

联系惟恒 在线咨询 在线下载

知识产权促进全球产业链融合创新——科创融合“链”赢全球 您的位置:首页 - 公司动态 - 行业资讯

知识产权促进全球产业链融合创新——科创融合“链”赢全球

发布时间:2025.08.12 新闻来源:

  如何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让创新链与产业链无缝对接,促进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近日,以“创新驱动·链动未来——知识产权与科技创新赋能新质生产力”为主题的创新链专区主题活动在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下称链博会)期间召开,中外嘉宾汇聚一堂,围绕科技创新成果如何从“知识到技术”、从“产品到市场”的发展路径进行深入探讨,发表真知灼见,深化交流合作,助力搭建全球化、可持续的产业协同发展网络。

  坚持创新底色 成果转化上“链”

  创新是链博会的底色,也是链博会的生命力所在。此届链博会首次增设创新链专区,共同探讨科技创新成果和知识产权转移转化,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与会嘉宾纷纷表示,知识产权作为创新驱动发展的刚需和国际贸易的标配,对推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务实合作、稳定畅通具有重要意义。知识产权作为保护和激励创新的基本制度,既为创新赋权,又为创新赋能,是创新成果走向产业应用的重要桥梁,也是提升产业链供应链水平的重要保障。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是全球性课题,如何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是对科技型服务企业的重要考量。”启迪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启迪控股)董事长王济武表示,启迪控股一直投身于科技服务业,把高校院所产出的科研成果、知识产权进行转化,特别是基于清华科技园与世界各国大学建立的科技园和孵化器进行的科技成果转化成果尤为明显。目前启迪控股与全球200多所大学合作,在全球建立了300多个科技园与孵化器。由启迪控股运营的中德产业园聚集了超过千家德国中小企业,几乎覆盖了德国汽车领域的前沿科技企业,成为汽车领域技术成果转化的重要平台。在王济武看来,成果转化通过简单的对接、连接、转移、交易,效果并不理想,要通过生态的集聚,产生集群效应。比如建立技术经纪人制度、建立科技交易市场、设立国际技术转移机构等,这些都是高效推进科技成果和知识产权转化的重要途径。

  当前,高效能的技术成果转化驱动新质生产力加速发展。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是推动科技创新迈向纵深的关键一跃,链博会则在其中发挥了平台桥梁作用。“链博会致力于推动贸易合作、创新集聚、学习交流,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此届链博会创新链专区设立制度保障、载体支撑、服务协同三大板块,展示从基础研究到技术研发、产业应用,再到市场反馈的创新成果转化应用全链条,畅通创新供需通道,打通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下称中国贸促会)相关负责人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加强国际合作 促进“强链”融合

  当前,全球科技创新浪潮澎湃,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全面提升海外知识产权布局能力、风险防控水平与纠纷应对能力,已成为创建世界一流企业的关键路径,更是深度参与全球创新合作的必然要求。“高质量国际交流合作为促进科技进步和知识产权保护提供着重要支撑。因此,如何通过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与运用,有效赋能科技创新突破,驱动产业链、创新链的深度融合,是我们共同探索的核心命题。”国际商标协会(INTA)首席执行官埃蒂纳·桑斯·阿塞多表示,INTA会员涵盖了全球各地的700家机构,覆盖了180个国家和地区,致力于提升社会对知识产权的认知,增进消费者对会员机构的信任,推动经济增长与社会变革。INTA支持并且欢迎中国等相关国家在供应链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同时也欢迎全球的企业和品牌在供应链当中扮演重要角色。

  “近期,我们联合意大利一家商学院发表了全球无形资产投资亮点报告,关注了27个国家在衡量无形资产投资方面的重要指标和对于经济发展和技术创新的引领作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品牌和外观设计部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局高级司长大卫·慕斯表示,该项报告显示,全球在数据、软件等无形资产投资方面的增长速度是有形资产投资的3倍,最重要的无形资产投资区域就是数据和软件方面的投资,同时,2024年全球无形资产投资增长率为3%,对经济下行起到了缓冲作用。

  数字时代的知识产权保护也成为此次论坛的重要议题。“我们关注的重要方向包括增强现实、混合现实技术下虚拟世界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比如对元宇宙、网游、网店的知识产权侵权判定和保护、数字技术和人工智能领域的知识产权保护等。针对上述议题,国际保护知识产权协会(AIPPI)大会此前已经作出相关决议。”AIPPI总报告人助理熊延峰表示,这些决议表明 AIPPI的立场,也为各个国家和地区、国际组织的立法和司法机关提供参考,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世界各国专业人员对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的态度和倾向性意见。“进入数字时代,阿斯利康非常注重数字技术的创新,聚焦和发掘用于诊断和治疗解决方案的 AI数字应用创新技术,在中国江苏无锡生产基地实现了30多个人工智能、算法在内的工业4.0新技术应用。如今转化医学和精准医学应用更加广泛,使得更加精准和复杂的技术得以产业化,而这些可产业化的技术需要被纳入可进行专利保护的主题,从而获得工业产权保护。”阿斯利康中国及亚洲区法务副总监王荣霞表示,随着数字时代药品创新进入快速发展时期,面对知识产权保护的新问题,各个国家和地区应探索相应的解决方案,提供新的政策法规支撑。

  今年以来,智能机器人成为全球科技行业的焦点,该行业的知识产权保护话题也引起了与会嘉宾的广泛关注。库卡机器人公司是一家德国的科技创新企业,有超过125年的历史,并且与德系汽车企业保持常年科技合作。“中国正在推动全球在机器人领域的技术投入,并不断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政策,这也吸引库卡公司寻求与中国相关产业链的广泛合作,以带动智能机器人、智能汽车相关产业链的发展。”库卡机器人(广东)有限公司法务总监方舟表示,他们将积极探索智能机器人产业相关工业数据的采集、分析以及应用和知识产权保护,为全球上下游产业链提供更加有价值、高效率的技术方案。

  “当前,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正在加快实施创新驱动、技术驱动的发展战略,全球范围的知识产权协同保护也为各国企业创新创业提供了广阔空间与合作机遇。各方应进一步深化交流合作,共同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和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共同开创创新、可持续发展的知识产权生态体系。”中国贸促会有关负责人表示。

本文共分 1
分享到:
上一篇:鹏城风正起 创新正当时——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年来,知识产权工作支撑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
下一篇:闲置商标退出与激活机制探析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