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铜陵:一壶清茶巧解专利纠纷 您的位置:首页 - 公司动态 - 法律顾问
夏日的安徽铜陵和悦洲蝉鸣阵阵。一间古色古香的茶室内,铜陵某健身公司代表与南通某体育公司代表相对而坐,面前的青瓷杯里,茶香氤氲。烟气袅袅间,两家企业代表从剑拔弩张到握手言和,一场专利侵权纠纷悄然化解。
“茶文化五步法”解纠纷
今年1月,铜陵某健身公司购入数套训练器材供名下健身房营业使用,并在健身房宣传材料中以视频或图片的方式呈现。5月,南通某体育公司向安徽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铜陵分中心(下称铜陵分中心)提出主张:“器材技术特征落入专利保护范围,且经营使用构成侵权,要求立即销毁并赔偿5万元。”
“我们投入大量资金购买器材、进行宣传却被指侵权,实在难以接受。”铜陵某健身公司负责人语气中透着不解与愤慨。南通某体育公司代表则态度坚决:“侵权产品在经营场所直接用于牟利,证据确凿。”面对僵局,铜陵分中心工作人员并未急于“断案”,而是将双方请入茶室。
大通和悦洲,长江畔的商贸重镇,自清末便以“摆茶台解纷争”闻名。商贾围坐茶台,在茶香中化解矛盾,“和颜悦色,睦邻相处”的智慧延续百年。铜陵分中心深挖这一传统文化,将茶文化精髓与知识产权纠纷调解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醒茶追根溯源:发明专利高低拉训练器于2024年9月10日获得授权,由某科技健康有限公司许可南通某体育公司使用,铜陵某健身公司行为符合专利法规定的未经专利权人许可,使用或者销售专利产品的情形。
泡茶公平公正:铜陵分中心启动公证保全程序,全程固定证据链条,并引入技术调查官对涉案器材进行特征比对,经拆解分析,涉案产品全部技术特征与涉案专利权利要求一致,侵权事实成立。
斟茶平衡诉求:根据专利法相关规定,铜陵某健身公司提供证据能证明该产品的合法来源,虽不承担赔偿责任,但需承担南通某体育公司的合理维权开支,调解员协调双方对具体金额进行柔性协商。
敬茶纾解心结:“是我们在知识产权方面疏于管理在先。”铜陵某健身公司起身表示,“创新成果我们肯定尊重,但毕竟也是小本经营。”南通某体育公司回敬清茶:“看到诚意,我们愿放弃赔偿诉求。但请立即停用器材,配合销毁。”
悟茶合作共赢:茶台两端双方的手握在一起,涉案健身器材被集中销毁,两家企业的正版器材优惠采购方案正在酝酿。
“知识产权保护既要有力度,也要有温度。”铜陵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相关负责人表示,基于“和颜悦色,睦邻相处”的文化底蕴,“茶文化五步法”调解将法律的刚性裁决,融入茶文化的柔性智慧,在释法明理中更重疏导心结、寻求共赢。该专利侵权纠纷成功调解,不仅高效保护了创新,也为面临类似情况的中小微企业提供了成本更低、对抗性更弱的解决路径,为基层探索多元化解知识产权纠纷提供了独具特色的“铜陵方案”。
强化全链条保护力度
谦让“六尺巷”,和悦“一杯茶”。这是融合“茶文化五步法”开展专利侵权纠纷调解的实践,也是铜陵市强化全链条知识产权保护的一个缩影。2024年以来,铜陵市各部门以知识产权强市建设为引领,聚焦高标准保护,积极构建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工作格局,打造知识产权安全新高地。
在行政执法方面,2024年,铜陵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共办理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12件;查办商标侵权假冒案件46件,案值44.52万元,罚没款37.93万元;出具电商侵权判定意见85件。版权部门加大行政执法力度,有效开展打击网络侵权盗版“剑网”、院线电影版权保护、青少年版权保护季等专项执法行动,共检查各类经营场所530余家次,出动执法人员1370人次,下架问题图书200余本,办理案件12起。
在多部门协作方面,铜陵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与铜陵市中级人民法院(下称铜陵中院)联合印发《关于建立知识产权领域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对符合条件的130个市场主体实施知识产权失信联合惩戒,建立健全知识产权领域失信联合惩戒机制。铜陵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铜陵中院与铜陵市文化和旅游局联合制定《铜陵市知识产权保护“司法执行+行政监管”协作机制实施意见》,健全知识产权行政保护与司法保护衔接机制,全面提升知识产权协同保护水平。铜陵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联合法院、公安、检察院等部门制定行刑衔接工作机制,对重点疑难知识产权案件,就案件定性、调查取证、法律适用等方面提供专业指导。提议检察院提前介入,形成“办前商量、办中协调、办后总结”工作格局。2024年,铜陵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共牵头办理诉前调解241件、行政调解56件、知识产权司法确认28件、知识产权仲裁确认29件、维权援助案件28件。
上一篇:当心!演唱会“造型撞车”可能侵权! 下一篇:专利开辟智能电动时代新赛道——解码中国车企知识产权战略突围之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