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MUJI败诉中国“無印良品”:商标注册早2年,法律保护“先来者”权益 您的位置:首页 - 公司动态 - 惟恒案例
日前,一场因“无印良品”商标引发的风波,再次将公众目光聚焦于品牌保护与市场竞争的复杂领域。日本MUJI无印良品与中国無印良品naturalmill之间的商标纠纷,犹如一面镜子,映照出品牌发展过程中的诸多关键问题,也为其他企业提供了深刻启示。
中国商标网信息显示,北京棉田纺织品有限公司早在2000年4月便注册了“无印良品”相关商标,而日本株式会社良品计画于2002年4月才完成相关商标注册,这两年之差成为后续法律争议的核心。無印良品naturalmill作为中国本土品牌,门店主打床品、毛巾等日常用品;日本MUJI无印良品则凭借其简约风格在全球市场占据一席之地,其中国经销商成立于2005年。
两家企业之间的法律争端持续多年。2015年北京棉田纺织品有限公司以商标侵权为由将日本MUJI无印良品告上法庭。2017年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判定日本MUJI无印良品侵权成立,要求其停止侵权、赔偿损失并消除影响。尽管日方上诉,但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维持原判。这一结果明确了两个品牌在各自领域的合法地位,也揭示了商标注册时序在法律层面的关键作用。
对于其他企业而言,这起纠纷带来了多方面启示。
首先,商标注册宜早不宜迟。在品牌创立初期,就应高度重视商标注册工作,尽早布局,防止他人抢注,为品牌发展筑牢法律根基。就像北京棉田纺织品有限公司,提前注册商标,在后续纠纷中占据了法律主动。
其次,企业还需关注国际规则,了解目标市场国家或地区的商标法规和相关国际商标注册规则,及时在海外进行商标注册。
再者,品牌差异化发展至关重要。两个“无印良品”在市场上并存多年,消费者难以区分,这不仅增加了品牌识别成本,也容易引发纠纷。企业应通过独特的产品设计、服务理念和营销策略,塑造鲜明的品牌形象,避免与竞争对手同质化。
最后,面对侵权,企业需敢于维权且善于运用法律工具。北京棉田历经20余年诉讼,最终通过司法裁决守住商标权。
上一篇:上海药皂成分争议:老字号品牌如何守护质量与信任? 下一篇:各地高校和科研机构在专利转化运用方面取得了阶段性突破——唤醒专利“富矿”激活创新“引擎” |